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易县  >> 历史文化

京津冀主流媒体走进易县 共探燕文化“保护与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12日 信息来源: 字体:

12月9日至10日,来自北京日报、天津日报、河北日报媒体记者到我县围绕古燕文化和燕下都遗址“保护与发展”开展采访调研活动。
采访调研中,媒体记者实地探访了易县博物馆、燕下都遗址、燕南长城遗址等地。通过“零距离”观察燕下都出土文物,感受历史文化遗址独特魅力;与易县本土文化学者交流探讨燕下都对于京津冀三地文化同源的历史追溯,以及建设燕下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对于易县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
易县古称易州,因易水而得名,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全县共有300多处古文化遗存和43处国家、省、县三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易县被联合国命名为“千年古县”。
春秋战国时期,燕国曾在易县建都,史称“燕下都”。作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燕下都遗址以其规模宏大、保存完好的特点,为研究我国东周时期的都城形制、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以及中原与北方地区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地区城市文化旅游的持续升温,我县充分发挥其人文历史资源的优势,积极推动文旅深度融合,通过内引、外联等多种形式,深入挖掘、展示、传承古燕文化,不断增强大众对燕文化的认同感,提升燕下都遗址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打造文化旅游新亮点、推动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明月陪同采访调研。
 
                                                         (来源:易县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