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易县  >> 历史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易县西陵镇忠义村"摆字龙灯"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02日 信息来源:易县政府网字体:

易县西陵镇忠义村有一道“花会”,是为龙灯会,因其龙身断为十三节,之间以绳连之,故被人称作“断龙”,又因其可摆出吉祥之词,又有人称之为“摆字龙灯”。此大谬也!
因为此“龙”乃守陵人舞之,守陵人又系皇家“奴才”,皇帝又自命“真龙天子”,守陵人不会称其“断龙”的,界桩之外的人这么称之也早被满门抄斩了。
见此“龙灯”可“摆字”,便叫“摆字龙灯”,有的龙灯善“舞蹈”那也称作“舞蹈龙灯”不成?况此“龙”亦能舞之蹈之,叫“摆字龙灯”并未包容它的另一特性,又显得过于直白,也是后世不了解历史的俗人姑且命名的。
国家级非遗摆字龙灯.JPG
数年来人们以讹传讹,糟蹋了此“龙”的历史含金量。在此“龙”申报“非物质类文化遗产”之即,我对此“龙”的来龙去脉做了一下研究。
据《畿辅通志》记载,当年宫中内务府曾有一文一武两套“龙骨”,“武龙”可打斗,“文龙”可摆字。顺治帝在遵化钦定万年吉地后,康熙也在那里修建了“景陵”。由于康熙生前喜欢观此双龙,于是总理事务衙门便奏请嗣皇帝雍正,将两套“龙骨”搬请到景陵礼部,于是文、武龙便在东陵扎了根。
后来,雍正帝另辟蹊径,在易州永宁山下修建了泰陵。自此清代便有了北、东、西三处陵墓群。《东华录》上说,乾隆三年,乾隆来西陵祭祀,在东西王府,贝子弘眺为他举办宴会,席间有满族“空齐”舞表演,见演出单调,乾隆便说可将东陵的“文武龙”调过一条来,于是“文龙”来到西陵东西王府,当年“文龙”有十二节,寓意“龙兴十二月”。
至道光十八年,辅国公崇锡将“文龙”从王府移出,交至慕陵礼部(今华北村)操演。光绪二十年,荣颐就任西陵东西王府的辅国公,此人喜好武术,又因慕陵礼部紧毗王府,便命礼部人等“弃文从武”,把“文龙”传授给慕陵内务府(亦称大圈,今龙泉庄),于是礼部人等开始跟神机营(今下岭村)习练武术,荣颐亲书“少林圣会”白底黄牙大旗,授予礼部少林会。
光绪二十七年,西陵内务府贝子奕谟考虑,“文龙”乃是为雍正帝请来的,在慕陵内务府似有不妥,便下令将“龙骨”传至泰妃园寝内务府(亦称妃衙门,今忠义村),并命慕陵礼部负责教习,于是“文龙”又游历至泰妃园寝内务府。
“文龙”到泰妃园寝内务府后,内务府人将其视为至宝,勤学苦练,增加了不少排演技法。为纪念“文龙”乃是为雍正帝而跋涉过来,内务府苏子衡先生将“文龙”增至十三节,寓意雍正帝在位十三年,“龙骨”间以黄绳系之,龙鳞为红黄色,龙背为白牙角,内可燃烛,夜晚舞之如真龙下凡,甚为壮观。遇到演出肘,前有持绣球者导引,持绣球者扎彩头,着青色绣云对襟紧身便服,腰束彩巾,蹬龙云圆口夹靴,舞者着皂青色白圆边对襟衣褂。“文龙”的伴奏为浑吵子,有踩街、头通、二通等锣鼓点。每有演出,持绣球者翻转腾挪,舞龙者扭动龙身,随之起舞,或快或缓,张弛有序。由于十三节龙身节节有黄绳,便可适度开张,于是可以摆出许多笔划简单的吉祥字来,如“天下太平”等。
民国后,泰妃园寝内务府更名为“忠义村”,慕陵礼部更名为“华北村”,慕陵内务府更名为“龙泉庄”。守陵人勤劳本分,民族传统世代传承,至今华北村还有“少林圣会”(只是黄龙旗文革期间被焚)。聪明智慧的忠义村人把这世上绝无仅有的“文龙”保护并传承了下来,,并赋予了时代寓意,成为现在西陵旅游的一大文化热点,每有大型活动,其必独领风骚,夺人双眸。满族人注重尊卑礼节,每年正月总要由“会头”领了花会串村拜年,“师傅村”总是要拜的第一家,而且不留“后手”,有什么技艺表演什么技艺。忠义村“出会”要先到华北村,华北村“出会”则要先到下岭,否则“师傅村”会“挑眼”。“师傅村”也不得刁难,要好烟好茶奉之。这一点,有文化的西陵老满人都懂。